《大宝积经》经典语录摘抄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大宝积经·净居天子会》「以下简称《净居天子会》」,原名《梦说》,首见於开皇十四年(西元594年)法经所撰《众经目录·众经失译三》之中。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大宝积经》经典语录摘抄,赶紧收藏起来发朋友圈吧。

1、一切三界有为之法,无非过患,安可贪著,应求出离,速得寂静极寂静界,及胜解脱、胜出离界。

2、天中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
若心贪女色,是欲最尤甚,女色欲烧心,后受大苦恼。

3、如是严具声, 不从身心出,
无去亦无来, 亦无有方所。
乃至于色心, 一切皆如是,
愚者不能思, 于此生疑惑。

《大宝积经》经典语录摘抄

4、智者于苦乐,不动如虚空,善观察烦恼,我我所俱离。

5、乐有为烦恼, 曾不生厌离。
悭垢所染污, 一切愚凡夫

6、忍辱十力本, 诸佛神通原,
无碍智大悲, 皆以忍为本。
四谛念正勤, 根力觉道分,
皆以忍为本, 何智不修忍?

7、“复次,文殊师利,云何名有为三昧?”即说颂曰:
“汝等应当知, 一切有为法,
非是所造作, 亦无可称量。
我了知诸行, 性无有积集,
一切皆寂静, 名有为三昧。

8、说诸有为法, 迁变无坚固,
愚人妄分别, 不能如实知。

9、“又舍利子,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别生,是名为识;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别,无有分别,是名为智。

10、非先有生,后说无生。本自无生,故名无生。

11、彼即诸法本性自性,一切有为本性皆空,乃至一切善不善法、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亦复如是。菩萨摄受如是胜解,得入解脱、解脱智见,及能摄受普净无垢解脱之处菩提资粮。

12、观是染污已, 谁乐处有为,
当勤证寂灭, 无为无染污。

13、女为恶根本,能失一切物,若人乐妇女,乐则不可得。初时软滑语,后心如金刚,非恩非供养,心轻不忆念。百恩而不念,而计于一恶,心如鹿爱体,妇女恶业地。女人性如是,其心无诚实,虚诳多奸伪,智者所不信。

14、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如是烦恼,深彻骨髓。

15、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而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则名离欲,寂静涅槃也。

16、佛以忍辱力, 舍离于违诤,
不求人过恶, 到于忍彼岸。

17、又时阿兰若比丘,食或不足,应作是念:‘我今身轻,能修忍辱,断除诸恶,少大小便;得身轻已亦得心轻,又得少睡,亦不起欲想。’

18、忍辱,具十力故;若念于惠而行忍辱,欲备三达无挂碍故;设念愍伤而行忍辱,成大慈故;念度虚妄而行忍辱,究大哀故;念如师子无恐惧者而行忍辱,无所畏故;念无见顶而行忍辱,处于众生不自大故;念具相好而行忍辱,普欲救济一切世故;具诸佛法而行忍辱,成通慧故。”

19、如来身者,清净无染,远离一切诸染秽浊。如来身者,即是无为,远离一切诸有为相。

20、“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有心即苦。无心即乐”

21、不求一切有为无为。何以故?以此涅槃最上安乐,一切所求更无余故,所求永息已灭尽故。’

22、文殊师利言:“大德阿难,若有比丘,寂静于内则外寂静,一切境界,若平等非平等、若有若无、若有为无为,无有动摇,亦无妄想无不妄想,无二无一,无庄严无不庄严,非有戏论不执著,始见于一切诸法平等,亦无平等无不平等,无有一法能作平等非平等者。如是不动不摇,无有妄想无不妄想,又不执著亦不见妄想,何况向解、得果、智证?有动摇者,无有是处。

23、“又舍利子,所言识者,住有为法。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

24、身口意业恶习结果 因缘会遇时
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25、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26、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标签: 大宝积经   发布日期:2022-02-05 10:56:55  投稿会员:X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