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放下语录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怎样的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他十九岁离开家,他不离开家他是王子,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这就是说,把世间荣华富贵舍弃、放下了,这放下什么?烦恼。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这东西是烦恼一大堆,十九岁离开家给我们表演的是放下烦恼。

所以下面讲,「行人若作相以求」,这个行人就是修行人,指我们现在正在修学。「意存菩提之果」,我们心里真正以为有个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这是什么?这叫「法执」,错了。「即是作相」,作相是什么?着相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八相成道,给我们做榜样,用意非常深。他十九岁离开家,他不离开家他是王子,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这就是说,把世间荣华富贵舍弃、放下了,这放下什么?烦恼。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这东西是烦恼一大堆,十九岁离开家给我们表演的是放下烦恼。你看放下烦恼之后出去求学,学了十二年,十九岁学到三十岁,印度所有的宗教都接触、都学过,所有的学派也学过。三十岁这一年,学了十二年,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那叫什么?放下法执。十九岁离开家是放下情执,放下烦恼障;三十岁这一年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放下法执,放下所知障。两种障碍都没有了,这明心见性,这个表演意思太深!

我们现在求学可不可以?可以,像释迦牟尼佛广学多闻,但是你要能放得下;你要是执着你所学的那个东西是真的,那就坏了。学的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处?知道世间人想的是什么玩意。而自己呢?自己没有,自己不受干扰、不受影响,这叫大英雄,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二障破了,所知障、烦恼障都破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东西可不可以学?可以学,不能着相,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这样去学就对了;如果你要着相,错了。学是什么?你了解世间有这么一桩事情,有这一类的众生,将来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度他,是这个意思。世间人烦恼呢?有烦恼障重、所知障轻,有所知障重、烦恼障轻。像世尊面前两个例子,阿难尊者烦恼障重、所知障轻,阿难智慧高,所知障轻,情执重,释迦牟尼佛灭度他还流眼泪,情执重。富楼那尊者是阿罗汉,烦恼障轻,他证得四果罗汉,所知障重,听经听不懂,不如阿难。这就是演出根性不同,众生根性不同,必须二障两种烦恼统统放下你才能见性成佛。

释迦牟尼佛放下语录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佛陀,其实就是释迦牟尼吗

嗯,就是的。佛或佛陀的梵文发音就是Buddha,是修行者达到最高境界的称呼,包含了自觉(自身的觉悟)、觉他(对宇宙万物的洞悉)和觉行圆满(思想与行为都达到完美境界)。所以被称为佛陀的人不会很多,也极其稀有。在我们地球这个时代及宇宙元里,佛陀只出现了四位,分别是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其中第四位就是大家熟知的释迦牟尼,2500前降生于古印度(现在的尼泊尔);第四位佛陀是弥勒佛,将会在56亿7千万年后降世。——他们都叫“佛陀”,佛陀是一个共称,而非专称。

这一世的佛陀资料贴给你看,都是真实不虚的人物:

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别称:佛陀(觉者)、世尊、释尊、佛祖等
字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
所处时代:佛陀时代
民族族群:释迦族
出生地:蓝毗尼(古印度,现尼泊尔)
出生时间:公元前565
去世时间:公元前486)(无住涅槃)
主要作品:《佛经》
主要成就:彻悟成佛,佛教创始人,讲经说法49年。
父母:父:净饭王 母:摩耶夫人
妻儿:妻:耶输陀罗 儿:罗睺罗
徒:头陀第一:摩诃迦叶
徒:多闻第一:阿难陀
徒:智慧第一:舍利弗
徒:解空第一:须菩提
徒:说法第一:富楼那
徒:神通第一:摩诃目犍连
徒:论义第一:摩诃迦旃延
徒:天眼第一:阿那律
徒:持戒第一:优婆离
徒:密行第一:罗睺罗

佛教对工作学习是不是也不能用心是着相了执着是不是要达到虚空

净空法师---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
他为什么不放下,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你要懂得,不能搞错。

1 《金刚经》上教我们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

2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起,六百卷《大般若》,可以归纳成九个字,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我学般若的心得报告。

3 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这桩事情你果然明白了,你就看破了。看破,就是真相大白;你看破了,自自然然就会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4 很多人误会了,听说我常常讲放下,结果他工作也辞掉,什么都不干了,他没有收入,过了一两个月,那一点积蓄花光,没有饭吃了,写信给我:“法师,你教我放下,我统统都放下,现在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怎么办?”

5 错了!他把这个话听错了。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不放下,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你要懂得,不能搞错。

6 诸佛菩萨积极地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全部是付出,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就是那个“放下”。工作要认真、要努力、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这就是放下。

7 世间人这个放不下,“我干的事情一定要有回报,没有回报的事情不做”。佛菩萨不要回报,把回报放下。你得搞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能搞错,你搞错了,那就闹笑话了。所以经要多听,你才真的会搞清楚、搞明白,不致于产生误会。

8 只有真正放下,然后才能够全心全力地为一切众生服务,那个服务就叫度众生。服务的项目再多,总的目标就是这两句话——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