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看淡生死人生感悟 我问佛:如何看待生死离别 和看淡生死离别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本人基于自己学过的一点佛学知识,略说自己的见解:
生死是人生2件终极大事,而聚散别离是日常中常见的,比如小孩上大学与年幼时长期在父母身边相比,也是较长时间的别离,相爱的人短期因出国出差原因也有伤心的离别,日常的离别,总有相聚的时候,只有双方互相有意愿。但死亡是人世间的永别,是一件无可奈何的悲剧。
佛教与一切世间正常法则有个共同基础,是因果规律,只是佛教的因果观念,包括的时空观念要大得多,也非常的缜密。佛教批判世间最常见的2大观点,是断见和常见,其中我们国家的人们最容易犯的断见,而欧美国家却是常见。
由于唯物观念,断见认为人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灵魂也是随着人的死亡而断灭。其实人的死亡,物质并没有消失和减少,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身体的部分机能仍然存在。所以佛教认为人死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段之内的结束,从而进入另一个阶段,只不过改头换面而已。
同时佛教的因果观念,一切众生都有互相的因果关系,因此死亡只是离别了这一世间的亲人,同时也会因为进入另外一个世间见到其他的亲人。
当然这些观点是需要论证的,也是可以被论证的,就人生的经验也可体悟一二。

佛家看淡生死人生感悟 我问佛:如何看待生死离别 和看淡生死离别

生死的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士可杀,不可辱!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佛家静心禅语

一切皆为虚幻。

不可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扩展资料:

佛家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

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家禅语

标签: 佛家 生死   发布日期:2020-03-08 06:51:41  投稿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