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人的感悟 我对五六十年代人的生活感想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对那年代生活感兴趣吗?生活在那激情的时代人们都投入了全身心去参加党和国家倡导的各项活动,如反右,大跃进,大办钢铁,文化大革命,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三年自然灾害,回想起来走过来大家都不易。

五十年代人的感悟 我对五六十年代人的生活感想

陈旧人物读后感600字

陈旧时代与不朽精神
——读叶兆言《陈旧人物》有感

写在前面

知道叶兆言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不知道他的祖父是何许人也。读罢这本书,更加对这位在书中多次出现、与许多大师交往甚密的老人着迷。请友人帮我上网查一下,友人看了搜索的结果之后,迟疑了一下,告诉我三个字:叶圣陶。
有了祖父这一特殊的“条件”,有过“从游于大家之门”的经历,叶兆言对于那些活跃在上个世纪的文人自然会别有一番解读。
在《后记》中,他写道:“陈旧人物,既代表人的陈旧,也试图把‘陈’当作动词,展览一下几个老掉牙的前辈。”在我眼中,叶先生不仅“展览”了那几个老前辈,而且重现了那些逝去的时光,揭示了文人与时代的纠葛,彰显了那些“老掉牙”的文人身上的不朽精神。

(一)陈旧时代

书中记述的时代集中于三个时期:抗战,新中国前期和“文革”。在我看来,叶兆言展现了一幅上个世纪的人文景观长卷,用独特的方式书写了一部小型文化史。
在《梁启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政治小说的诞生和发展;《林琴南》则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初期保守派的抗争;《刘呐鸥》和《穆时英》论述了“新感觉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成败之处;而《周瘦鹃》《范烟桥》记载了“鸳鸯蝴蝶派”的命运……作为作家,叶兆言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历史,他也将犀利的文学批评寓于人物叙述之中。在《刘呐鸥》中,他对刘的创作有这样一段评论:
“郁达夫笔下的因为苦闷而沉沦的故事,到了刘呐鸥这里,苦闷没有了,是否沉沦也无所谓,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放纵……要在刘呐鸥的小说中找到‘新的力量的暗示’,那是‘鸡蛋里挑骨头’,而‘不健全的、糜烂的’生活,倒是随处可见。”
“新感觉派”文学的失误被叶兆言一语道破。
也许是无心之举,叶兆言这种写法,让教科书上那段文学史充满生气。《陈旧人物》的创作方法,想必会对文学史的研究工作者有所启发。
此外,在这些陈旧的时光中,我们往往会体会到文人与时代(尤其是一时代之政治)的纠葛,而他们的无奈徒令我们叹息。
《苏青》中这样写道:
“苏青是在敌伪时期成名的,有人给她按上了汉奸的罪名……抗战胜利后,属于苏青的那个时代也结束了……到了解放以后,苏青这样的女作家便几乎成了怪物。”
在这里,文人的处境犹如一个毛线球,被时代所拨弄,无还手之力。处境如此,其思想亦如是。
叶兆言在《顾颉刚》中写道:“邯郸学步是五十年代的人文景观,一代知识分子失去根本,找不着北。”面临意识形态的冲击,无论是像冯友兰一样选择改变,还是像陈寅恪一样选择执着地踽踽独行,抑或像顾颉刚一样以年老体衰为借口抵抗,思想受到威胁是知识分子最大的恐惧,都会令他们受到深深的内伤。文婧女士在为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写的《后记》中说类似的一句话:
“有人选择背叛自己的良心,有人不能禁受这种精神上的乾坤逆转,选择了死亡,更多的人,用他们的半生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幻灭。”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应当是局外人。王瑶亦曾评价鲁迅:“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有独立性。否则,‘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陈寅恪也说过“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何其难也!何其悲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和谐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引以为鉴!

(二)不朽精神

展现了那些“陈旧人物”生活过的时代之后,叶兆言给我们留下的是那些前辈们不朽的精神。
先扯几句闲话。近几年来,对民国人物的推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面上关于民国人物的书也层出不穷。我看过其中的一些文章,感觉太多的书都止步于“猎奇”,只是去描写钱钟书的背功如何了得,只是去描述叶公超说出那句“I will put a pot of shit over your head”时的状况等等。这样的文章,和那些供人娱乐的小报无异,没有什么养分。追慕前人,最重要的应当是追慕前人高贵的品质与清洁的精神。
《陈旧人物》正展现了这些老前辈的不朽精神!
你也许听说过李叔同的风流倜傥,在书中,你还能看到看到这样的李叔同:
“李叔同的优点就是认真,从来不恃才傲物,自以为是,他做别人的老师,不是仅靠自己的才华折服人,而是以身作则,处处严于律己,用实际行动教育弟子。”
你也许听说过张大千画假石涛的轶事,在书中,你还能看到这轶事背后的东西:
“张大千画假石涛的功夫,得力于两方面,一是迷恋,一是苦练。凡事不迷恋,通常好不到哪里去。第一流的艺术家,好歹都得有些神经病,都得有些常人眼里的不正常。爱是艺术的源泉,如果不真心喜欢,张大千绝对画不出那种能以假乱真的石涛。”
还有他们:
“换句话说,从一开始他(顾颉刚)就有充分的理由停止学术活动,然而只要一息尚存,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祖父最看重的朋友,不是写小说的作家,而是能有耐性做学问的学者。”
……
现在我们常常在反思,在如此优越的学术环境下,为什么我们近些年来的学术水平还是大大低于那些在战火纷飞中、在连一张平静的书桌都容不下的条件下治学的学者的水平。答案想必就是那些陈旧人物身上的不朽精神。
在我看来,这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特别鸣谢:厦门大学 王育鹏)

童年前五十页读后感六百字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标签: 读后感 代人   发布日期:2019-12-09 06:20:37  投稿会员: